半岛官网登录入口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书单

信息来源:半岛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2-13 16:22:23


  “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将于2023年11月18日在南京大学举办,主题为“面向多重‘经验’:新闻传播学的问题意识与知识生产”。我们整理了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新书,与读者分享。

  人工智能媒介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地发展,使媒介技术本身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一种以媒介技术为入射角透视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理论范式正在快速崛起。这种理论范式以媒介环境学及其思想先驱作为起点,正不断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等层面重塑新闻传播理论。

  本书汇集了媒介环境学、媒介化社会理论、媒介技术哲学、媒介地理学和媒介考古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尝试通过名著导读的方式,从历史、结构和未来发展等角度勾勒当代媒介学的知识地图。

  以新闻和新闻业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慢慢的变成了传播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此同时,对于新闻学研究的回顾、反思、推进和展望也成为各国研究者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究竟何为新闻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新闻学研究何以形成当前的面貌?新闻学研究应该走向何处?回答以上问题的一种途径是 “重访”经典。

  本书以导读的形式“重访”了西方新闻学领域的20余部经典著作,呈现了西方新闻学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每篇导读兼具“解读”与“评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并做到触类旁通,探索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带来新的研究想象力。

  关于“人情”与“面子”,绕不开的一本书;从学者视角,呈现如何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如果不套用西方理论,我们如何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说到“人情”与“面子”,中国人似乎“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鲁迅语),它们是认识中国的基础。本书从“关系”及其网络建构特点出发,指出两者结合将形成“权力的再生产”,即权力因关系会发生转移,导致一些原本没有权力者获得权力。本书以社会学本土化的视角,在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对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针对一些学理问题与西方社会科学形成观照,较为完整地勾勒了中国社会之文化脉络与中国人关系运作的全景图,也充足表现了作者在此领域为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而做出的努力。

  《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是一部篇幅宏大、内容艰深的著作。受现象学、形式社会学的影响,戈夫曼在本书中引入了初级框架、片段、基调、调音、捏造、层级等概念,搭建了系统的框架理论体系,进而详尽描述了框架的变动与其影响的经验的组织。

  戈夫曼将“框架”视为一种“解释基模”。他指出,社会事件原本混乱无序,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正是框架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定位、感知、辨识和标识社会事件与信息。在实际运用中,“框架”既是一种建构现实的过程,又是该过程遵循的原则。

  新闻媒体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世界各地的公共事务的描绘,在公众应该关注哪些话题并为之采取行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有争议的作用。

  本书描述了媒体对我们思考的内容和方式的塑造,媒介议程的来源及其对公众议程的影响的心理学解释,以及媒介议程如何作用于人们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第三版的新内容是,在扩大了的媒体格局中对议程设置进行讨论,新增了有关网络议程设置的一章,扩展了对议程融合的介绍。此外,也纳入了有关社会化媒体及公共事务领域以外的议程设置的材料,以及议程设置理论的共同创始人唐纳德·肖和戴维·韦弗撰写的前言。

  对于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对新闻在塑造和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社会学亦不可停滞不前。今天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极为多元,研究议题广泛多样,方法也不拘一格。在这一领域,最为核心的是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运用。这些概念和观点可以帮助社会学家理解社会,尽管人类对于它们的认识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

  本书介绍了一系列用尽心思挑选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塑造了社会学,并将继续为社会学铺筑道路。除了简短的定义外,作者对每个概念都进行了扩展讨论,将其置于历史和理论背景下,探讨了其在使用中的主要含义,介绍了相关的批评意见,并为读者指示了其在当代研究及理论说明中的演化。

  本书包括十个主题,通过全球化、现代性、数字革命、消费主义、社会流动、生命历程、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等基本概念,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社会学的画卷。对于社会学入门者以及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想找到可靠图式的人来说,这将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材料。

  《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第二版)》选择了74位在西方传播学术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欧美学者,从学术生平、主要理论(方法)贡献、对传播学学科建制的贡献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介绍。

  本书不仅有助于传播学的初学者更深入地了解传播学的学术版图和历史,而且有助于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视野,为更深入的原著阅读和理论研究准备好。第二版增加了14位学者,均为近年来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的学者,同时补充了全球范围内传播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

  本书立足视觉修辞学的学术史考察,沿着修辞学的“学科建制”思路与要求,从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搭建视觉修辞学的知识系统,即视觉修辞学的基础原理和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文化时代人类在视觉修辞意义上的生存方式及对话体系。

  在内容构成上,本书上编主要探讨视觉修辞学原理与理论,核心关注视觉修辞学的学术范式、意义原理、认知模式三大命题;下编主要探讨视觉修辞学方法与批评,核心关注视觉修辞学的分析方法和批评范式两大命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秩序剧烈变动,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全球治理赤字不降反升。“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作为人类共同的追求,更显迫切和重要,更需全球智者提供人类发展的大方向和守正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北京论坛二十年来所倡导、所践行的新的全球人文精神。

  在本书中,北大著名学者与全球学者一起,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跨学科融合,探讨了四大主题,分别是文明的对话、变化的世界、共同的挑战、大学的责任。二十年的积累凝结为文明互鉴的“北京论坛模式”,并形成三张学术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以及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互鉴名片”。

  “越是技术的,也越是人文的”,技术能自然化,但自然永远不可能技术化。将技术作为工具的研究思路往往会让人以及社会向着物化与异化的方向发展,也正是技术工具论所导致的种种生存危机,揭示了技术终将与人类存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命运。

  数字、人文与传播彰显出交谈、共情以及交往共同体的日常生活化,作为日常生活方式的传播映射出人们对世界、他者以及自我的差异性的认知与理解,也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重现日常生活体现出生活的日常永久性,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源泉活水。本书共收录19篇文章,分为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传播史观与媒介研究、生命传播、国际传播、传播理论与专题研究等部分,尝试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探求个体、组织与社会在数智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从国际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学科属性出发,对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受众及传播效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总结、归纳出国际传播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第二版更新了案例,调整和充实了“中国的国际传播”部分,探索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国际传播的规律与特征,具有时代性、学理性和前瞻性。本书既可当作本科生教材,也可当作研究生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围绕媒体组织的经营与管理活动展开论述,由媒介经营、媒体管理、媒体创新三个部分构建全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本书贯穿融媒体思维,打破媒介类型区隔,将各类媒介经营与管理实践加以融合、凝练,既呈现一般性的规律和知识,又穿插差异化的生动案例诠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创新性。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第二版逐步优化了内容结构、系统地更新了数据案例,且着重关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着重呈现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新特点、新趋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前沿性。

  本书既可作为新闻与传播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又可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是一部论述电影基础知识和构成元素、分析电影艺术技巧的内容全面的大专院校教材,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电影爱好者的优良读物,也是一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用结合、便于应用和操作的创作指南。

  本书从电影的最基本元素入手,结合中外影视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分析光、色彩、构图等视觉构成要素的艺术特性,进而深入讨论镜头处理、场面调度、镜头组接和蒙太奇、长镜头、节奏、声音等视听语言各个重要环节的表现力及其相互关系,逻辑严密,层层递进。

  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第三版增加了在数字时代制作方式的变化、摄制组的配置等相关联的内容,更新了一些优秀创作者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声音分析实例,采用了四色印刷等。

  本书是一部面向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在历史、体制、产业、影响、文化等维度上,对全球广播电视业的总体格局和演进规律做出了清晰的勾勒与阐释,并结合新媒体化和全球化的当代趋势,深入剖析了广播电视业及其新形态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尝试创建一个涵括广播电视本体论、广播电视社会学与广播电视文化研究三个考察层次的综合性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同时,力图突破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框架,深度关注新媒体和全球化语境下视听传播观念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并对当下社会错综复杂的视听传播现象予以阐释性和批判性的理论观照。

  本书既适用于有关专业的学生和研习者,也适用于对广播电视及互联网音视频行业感兴趣的人士。

  本书侧重阐释互联网时代的视频采访,涉及多种呈现形态,不仅包括视频新闻采访、专访、群访、街访,也包括短纪录片和小专题片中的采访部分,还包括以短视频和微视频形式出现且带有采访性质的作品。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实务教学的效果,本书在框架建构方面别出心裁:自采访视频制作流程的尾部开启,一步步反推至其头部环节,从而便于读者在当前章节发现具体问题,在后续章节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寻找到解决方案。十五章内容涉及视频采访的特征、标准、工具、流程与完成方式,以及其中的互动与伦理问题。

  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三个基本元素: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本书是一部讨论影视语言与剪辑艺术的教材,不但系统地阐述了影视剪辑的规范、方法和流程,详细地介绍了影视剪辑的实践、经验和技巧,还深入地探讨了影视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规范。按照影视语言的语法架构,本书设计了4个单元。第1单元“字法”,认识剪辑的基本单位;第2单元“词法”,了解镜头的组接规范;第3单元“句法”,阐述影视段落的剪辑方法;第4单元“章法”,探讨影视片的叙事结构和整体框架。

  在第一版基础上,第二版增加了新的章节,扩充了原有部分章节内容;更新了教学资源平台,并提供教材中案例分析的视频片段;采用了四色印刷;后续还将同步更新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本书首先对舆论概念的不同定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释,然后以历史为线索,考察中外不同时期舆论形态和舆论概念的演变规律,以利于读者较为宏观地把握舆论现象。在简要介绍了舆论研究的诸种方法之后,又分别从个人、群体、社会等不同层面,对意见的形成和舆论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科学性探索。对于社会谣言、现代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舆论监督等话题,也有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人类传播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传播学的概念和核心问题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建构了网络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网络传播沿革、特征与相关理论;网络文化特征与规律;网络群体特征以及个体行为、心理规律;网络的认同、关系和共同体;媒介生态变革;网络舆论;网络伦理;等等。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